中国古人与葡萄酒的那些事
2023-05-29
中国古人与葡萄酒的那些事
葡萄酒趣味
葡萄酒趣闻---中国篇
葡萄酒趣闻
- 奇闻趣事 -
提到葡萄酒,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是摇晃的红酒杯,摇曳的烛光,还有穿着优雅的侍应。但是你没想到吧,在我国古代,葡萄美酒就已经开始出现并大受欢迎。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们都把优雅美味的葡萄酒视为“宠儿”或“知己”。跟随小爱一同来了解下中国历朝历代名人们的葡萄酒奇闻趣事吧。
西汉:汉武帝供奉王母的珍品
有史料记载,汉武帝对张骞从大宛带回的葡萄品种及酿酒工艺尤为看重,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,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。
葡萄酒成为当时皇亲国戚、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。据传,汉武帝很喜欢葡萄酒的美味,但在当时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,酿造的葡萄酒很是有限,物以稀为贵,故而特作珍藏,作供奉王母娘娘的珍品。
东汉:凉州刺史孟佗的“买官王道”
据传,三国时一个叫做孟佗的凉州刺史,拿一斛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,当即被任命为凉州刺史。后来苏轼对这件事感慨地说:“将军百战竟不侯,伯良一斛得凉州。”可见葡萄酒诱人的魅力。可谓“滴滴值千钱”,一斛葡萄酒就可以换得“刺史”这类二千石的大官。
唐朝: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
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,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,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。葡萄美酒便成为了诗人们文思泉涌的催化剂和人生不可或缺的“知己”。
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,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。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”(王翰“凉州词”)。李白诗曰:“葡萄酒,金叵罗,吴姬十五细马驮。青黛画眉红锦靴,道字不正娇唱歌。玳瑁筵中怀里醉,芙蓉帐底奈君何。”这首诗既说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间,又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,它像金回罗一样,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陪嫁。
宋代:苏轼文中的琼浆玉液
北宋大文豪苏轼在《老饕赋》中写道:“弹湘妃之玉瑟,鼓帝子之云璈。命仙人之萼绿华,舞古曲之郁轮袍。引南海之玻黎,酌凉州之蒲萄。
”在苏轼看来,凉州出产的葡萄美酒配以南海精美的玻璃杯来盛装,是聆听仙乐、欣赏仙女跳舞时的必备之物,只有葡萄美酒这种琼浆玉液才够资格与仙乐、仙女跳舞相提并论。由此看来,大文豪苏轼可谓是“饕餮族”的开山鼻祖。
明朝:《本草纲目》中葡萄酒的药用价值
明朝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。李时珍写到:“葡萄酒,驻颜色,耐寒。”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,驻容养颜。
明代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卷30中曾记载了我国栽培的葡萄品种有:水晶葡萄,晕色带白,如着粉形大而长,味甘;紫葡萄,黑色,有大小两种,酸甜两味;绿葡萄,出蜀中,熟时色绿,至若西番之绿葡萄,名兔睛,味胜甜蜜,无核则异品也;琐琐葡萄,出西番,实小如胡椒,,云南者,大如枣,味尤长。
清朝:康熙大帝的“长寿秘笈”
相传,康熙大帝在其五十多岁时,身患重病,幸得当时的西洋传教士们进贡的葡萄酒相助,龙体才得以很快恢复。于是他称赞葡萄酒是“西洋上品,乃大补之物”,并命各地官员与传道士收集西洋葡萄酒进献于皇宫,供自己每日适量饮用以延年益寿。
-THE END-
爱凡尼,爱上非凡的你~ 爱凡尼进口葡萄酒领航者 专注于挑选全球各国葡萄酒。 地址:郑州经开区经北二路与第九大街交叉口郑州综合保税区A区8号楼西侧二层 电话:400-036-9159